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謝霆鋒 / 陈珊妮 - 香水




曲:陳珊妮 詞:陳珊妮 編:王雙駿

風吹著臉 由不得我拒絕

你是從不停頓的一個瞬間

世界再大 也只要求一點

我再好不過你一個指尖

你愛再濃烈也是條拋物線

你再接近 只不過辜負我的感覺

我早已習慣 你的名牌香水味

你的諾言 廉價的飄蕩在我耳邊

我早已習慣 你的迷人香水味

只是情意 隨著慢慢散去 漸漸消失不見

你的氣味 若能殘留一點

我能多少記住甜蜜的感覺

你的氣味 若打著我的臉

至少還能猜測幸福有多遠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SCMP - Better rules for charities needed to foster giving

南華早報
2009-10-04
editorial

Better rules for charities needed to foster giving

Hong Kong takes pride in its free-market economy, so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our charities have been operating in an environment with little regulation. But increasingly, questions are being raised about the lack of transparency with which many charities operate their services and accept money from donors. Some critics believe the sector has grown too unruly. Legal officials have, rightly, been looking into the matter. A charities law, a regulatory body and mandatory registration of charities are being proposed. The recommendations deserve support.
Even though charity fraud is not a common crime in Hong Kong, the lack of regulatory oversight creates opportunities for abuse. Recent controversies involving the operations of a charity running a Yau Tong school and the Christian Zheng Sheng Association have raised concerns. There are now thousands of charities working for any number of causes - from animal welfare to child protection - for which they solicit donations from the public. Some 147 charities alone collected more than HK$8 billion in donations in the 2007-08 financial year. But as well as these groups, more than 5,750 others are exempt from paying taxes because of their charitable status - effectively a subsidy by other taxpayers. Yet many of them operate in the dark, so we have no way of knowing how efficiently they use the money entrusted to them by the public.

Hong Kong is one of the few developed economies that does not have a charities law.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is set to release a report recommending such a law be passed to regulate charities. Time and again, Hong Kong people have proved their generosity when disasters strike. But donors want to see their money spent well, not used to cover excessive administrative costs or, worse, line the pockets of charity operators.

Meanwhile,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will publish guidelines to help charities detect corruption and other forms of abuse. A key recommendation is to adopt a transparent system to allow the public to inspect how charities spend their money. This ought to be common sense, yet, as we report today, most of the 6,000 charities have avoided disclosing minimum information about how they spend donors' money.

The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operates the voluntary Wise Giving database, to which charities can submit information about the proportion of their spending that goes on administration, fund-raising and the cause to which they are devoted. The database is open to the public. Only 147 groups have submitted data, 11 of which had expenditure on fund-raising and administration exceeding 35 per cent. This may indicate that a majority of these charities channel money efficiently to the needy. However, they may also choose to submit the information because of their high efficiency and want to advertise the fact to attract more donors. If so, what can we conclude about the other 5,000-plus charities registered with the 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 for tax exemption that have not submitted figures to the database? We know even less about charities that have not registered.

Having a charities law and/or a watchdog will mean all charities have to register. We should make sure more regulation does not unduly increase compliance costs. But better regulation will increase donors' confidence that their generosity is making a difference. This will benefit responsible charities and penalise substandard ones.

SCMP - Charities multiply in a legal vacuum

南華早報
Daniel Sin and Phyllis Tsang2009-10-04
headline

Charities multiply in a legal vacuum

ICAC, law body act on groups' fund-raising

The number of charities in Hong Kong has ballooned to nearly 6,000 and charitable donations appear to be rising, yet few rules govern such groups' activities.

Now authorities are to propose more guidance for them, while legal scholars and lawyers are suggesting a thorough overhaul of laws.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 will this week announce guidelines for charities on how to plug fund-raising loopholes that could facilitate corruption. They focus on how charities manage their accounts and encourage them to disclose their accounts to donors in a fair and just manner.

The ICAC's corruption prevention department began a study of charitable fund-raising at the end of last year after several complaints.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will release for discussion early next year a report suggesting a new law be passed to regulate charities. Commission members studying the issue said their initial findings were that a charity commission or similar body should oversee such groups and that all charities should be registered.

The moves follow controversies this summer over the accounts of charities running a school in Yau Tong and a drug rehabilitation centre on Lantau Island.

Pegasus Social Service Christian Organisation - sponsoring body of the Pegasus Philip Wong Kin Hang Christian Primary School cum Junior Secondary School - gave up running it with accounts overdue and amid accusations of maladministration, allegations over the school's outsourcing of services to the organisation and claims parents had loaned the school HK$10 million.

Carmen Leung, the school's supervisor and also the organisation's chairwoman, said the outsourcing was lawful and that "some money is lent to us".

The Christian Zheng Sheng Association was accused of using government money to fund businesses on the mainland and in Japan and Hong Kong. The association said it used its investments to fund its operations, including subsidising the Christian Zheng Sheng College drug facility on Lantau when necessary.

Bernard Chan, the chairman of a Law Reform Commission subcommittee on charities, said the city needed a proper law to regulate charities. "There is not even a [legal] defini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a charity or a charitable purpose," he said.

An organisation may apply to the Inland Revenue Department for registration as a charity to get exemption from paying tax. Taxpayers can ask for donations to such bodies to be tax-deductible. The number of charities registered with the department rose from 3,819 in 2003 to 5,898 this year. Tax-deductible donations to charities rose from HK$2.99 billion to HK$7.03 bill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The department says it has no role to play in regulating charities or their activities.

Chan said defining which groups are charities and what activities need regulating are basic issues.

"For example, if there is a charitable ball held in a hotel, should such activities be regulated? Should a church be registered because it puts a box in a meeting place to collect offerings from the congregation?"

Chan said the panel was studying how other jurisdictions, such as Britain, regulate charities.
The United Kingdom Charities Act, enacted in 2006, defines a charity as a body or trust that is for one or more of 13 charitable purposes that provide benefit to the public. These purposes include poverty relief and the advancement of education, health or religion. A charities commission regulates charities. Those with annual income of ?,000 (HK$61,900) or more must register with the commission.

The commission is empowered to check whether organisations are "fit and proper" to carry out public fund-raising, which must be licensed.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六十福壽談人口 練乙錚

信報財經新聞
練乙錚2009-09-28
香島論叢

六十福壽談人口

  新中國六十大壽將至,筆者打算寫一輯文章,從人口學宏觀角度看中國往後經濟發展和大國崛起;如無其他突發要事須優先評論,這就會是本欄這幾天的主題。談經濟發展,一般多眼政策和體制;人口因素較少人注意,卻很重要。歷史上,西方殖民主義和東洋軍國主義的出現,後面都有重要的人口因素;晚近一點,日本十多年來內部投資萎靡、消費不振,總體經濟表現乏善可陳,但一些方面的發展如機械人科技,卻表現突出,其實都和日本的人口趨勢和結構有關。

  人口學非如經濟理論般枯燥無味,筆者有一次聽芝大商學院計量經濟學家Arnold Zellner講發達國人口不足,此老搞笑說:「急遽增加人口很困難,像要一個女子一年懷孕多次生一打小孩,沒可能做到,但你便是想想怎麼做,也挺有趣耶。」從現實生活看,一些人口政策更會引起意想不到的後果。內地一位社會學家指出,受一孩政策和國人重男輕女傳統影響,適婚人口當中男多女少,引致所謂的「婚姻擠壓」;這個現象,台灣五十年代有先例,當時適婚男女比例高達1.38:1,結果不僅男子成婚難,還影響已婚者的婚姻穩定,女性婚外情事增加。

  談人口,離不開數字,筆者選幾組有趣的介紹,大家若忘記細緻,還會記得梗概。 公元○年,世界總人口二點五億,至十六世紀中葉增加一倍,至十九世紀中葉之前又增一倍,至二十世紀中葉再增一倍,達二十五億。此二千年裏,世界總人口翻一番(乘二)所需時間愈來愈短,頭一次用了一千五百多年,第二次約三百年,第三次只需一百年。至元二千年,世界人口已達六十億,比一九五○年之數增加一倍多一點;這次翻一番,只需四十年。 不過大家不必太擔心,翻番速度正在放緩;一般預料,至二○五○年,世界人口只會再增一半至九十億。馬爾薩斯擔心人口增加太快引致糧食短缺,人類大多數最終要餓死,但古典經濟學家Henry George卻說:「牙鷹和人類都吃雞;不同之處,牙鷹吃雞,愈吃愈少,人類吃雞,愈吃愈多。」  

世界人口分布,主要在亞洲和歐洲,二千年來比例相當穩定,公元○年至二次大戰後的一九五○年,亞洲總人口經常都是歐洲的四至五倍;這個人口倍數不奇怪,論土地面積,亞洲是歐洲的四點四倍。非洲人口本來一直和歐洲相若,但在整個殖民時代三百年裏,歐洲人口增加很快,非洲卻跌了一成,主要是給歐洲人屠殺和運到新大陸當農奴。二次大戰之後,歐洲人口增幅放緩,不久便讓非洲及美洲超前了。公元二千年的世界人口分布,亞洲居首,佔世界總數六成;美洲次之,非洲和美洲差不多,各佔一成三左右;歐洲則只佔百分之八,往後還會減少,那是因為歐洲所有國家都完成了「人口過渡」(demographic transition)。

  所謂「人口過渡」,指一國死亡率因醫療生改善而下降,出生率則因為好幾個複雜原因,隨後下降更快,以致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減死亡率)下跌。 人口過渡首先於十八世紀末葉在法國出現,過程需時也最久,歷一百八十五年才完成;其次是北歐的瑞典,也用了一百五十年;德、意、西等國的人口過渡,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才開始,九十年左右便完成。過渡完成之後,婦女總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 TFR,即婦女一生生育子女數的平均)一般比開始之時下跌五至七成。西方的人口過渡,大體上是自發,政府少干預,過程緩慢。在亞洲,尤其在日本和中國,由於政府推行嚴格生育控制,人口過渡需時短得多;TFR顯著下跌,更是在人口一輪急增之後、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在西方,TFR從4降至2,大約要一百年;在日本,只用了十年(一九五○至六○年);在中國,亦只需二十年(七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人口學家發現,TFR= 2.1是所謂「補充值」,低於此值,則總人口長期趨降(不是馬上下降)。日本自一九七五年起,TFR持續低於2.1,其總人口於二○○四年見頂;現時日本的TFR,約為1.35。中國的TFR,於九十年代初降至2.1,去年估計是1.77;比照日本經驗,中國人口將於二○三○年之前見頂。

  上述人口數字,都是講總量。發展綜合國力,總量是重要因素,但人口總量與經濟發展特別是GDP增速,之間關係並不明顯。對影響經濟發展而言,年齡結構比總量重要得多。日本二十年前的人口年齡結構與現今中國很相似,變化發生先中國約二十年,故要明白中國未來人口問題,日本經驗可茲借鑒。下一步要講的,便是日本人口問題。

  註:這組文章,資料出處太多,不逐一列明,待最後一篇才介紹若干主要參考;遠古人口資料,亞洲尤其中國最準確,歐洲差很遠,其他地方,更只能用零碎的人類學和考古學資料湊併估算出;出生率下降原因,包括嬰兒成人率提高,婦女時間價值提高、父母因此追求子女質先於量等。

張建宗 最低工資—平衡之道

信報財經新聞
張建宗2009-09-28

最低工資—平衡之道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

立法會今日(九月二十八日)上午審議《最低工資條例草案》。
最低工資向來是個具爭議性的議題,支持的人說可以防止工資過低,反對的人認為有損自由經濟,使基層職位流失。

經濟自由度與法定最低工資可以說並無必然關係,亦非互不相容。紐西蘭、加拿大、澳洲、美國、愛爾蘭和英國都有法定最低工資,但同時在國際知名的自由經濟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就是活生生的例證。

留宿家傭豁免

香港是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又實施聯繫匯率;保持靈活的工資及價格,對經濟競爭力及抗逆力異常重要,這點我們十分清楚;只是,保障弱勢工人和促進社會和諧這兩項社會政策目標,同樣不容忽視。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能否取得適當的平衡。

事實上,海外經驗的確顯示,只要制定得宜,法定最低工資對經濟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是可以減至最低的。

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制定一個恰到好處的法定最低工資,以時薪計算,作為工資的下限,防止工資過低,並確保不會過度影響勞工市場的靈活性、經濟增長和競爭力,和導致基層工作流失。

我們已成立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向政府建議首個法定最低工資的水平。委員會將採取以數據為依歸的原則,進行數據分析及研究,並廣泛諮詢持份者。委員會將考慮社會的整體利益和一籃子與最低工資水平相關或受其影響的社會、經濟及就業因素。

在涵蓋範圍方面,經廣泛徵詢持份者和充分考慮相關情況後,我們認為必須豁免留宿家庭傭工和指定的實習學員。

豁免留宿家庭傭工主要是考慮到他們獨特的工作模式和享有非現金權益。

法定最低工資以時薪計算,但留宿家庭傭工家務性質繁雜多樣、隨時候命,工作的地方亦是休息的地方,難以計算工時,也因而無法確定工資。除享有免費住宿外,他們大都有免費膳食,也可省卻許多主要開支和上下班的交通費,這些都是非留宿工人沒有的。

至於外籍家庭傭工,除了免費住宿,基本的聘用條款還包括免費膳食或膳食津貼、免費醫療、來回原居地的旅費等。政府早于一九七三年已訂明強制性的「規定最低工資」,保障外傭。雖然只是以行政方式制定,但短付「規定最低工資」同屬《僱傭條例》下的欠薪罪行,僱主須負刑責。

殘疾人士適用

我要強調,外傭對香港社會貢獻重大,是我們寶貴的勞動力。豁免安排適合香港的實際情況,絕非歧視。

至於指定的實習學員,是那些參與由指定教育機構安排或認可的實習工作的學生。有關實習必須屬於有關課程的必修或選修部分,而且符合全日制本地經評審課程所頒授的學術資格。豁免安排可讓學生獲得有關課程不可或缺的在職培訓,同時防止濫用和基層工人可能被取代的情況。

條例草案亦建議殘疾僱員有權要求進行簡單的生產能力評估,以助厘定應否獲得法定最低工資。這個特別安排由政府與殘疾人士、家長和複康團體等持份者共同制定,以減低法定最低工資對殘疾人士就業機會可能產生的影響。

今起審議草案

立法會法案委員會今日展開《最低工資條例草案》的審議工作,統計處亦已著手搜集和處理統計數據。待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作好分析研究,條例草案與實施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水平的附屬法例通過後,再預留約六個月的時間讓僱主作準備,首個法定最低工資便會實施。

政府信守承諾為最低工資立法,是保障基層勞工權益的里程碑和重大突破,我們定必本著平衡之道,審慎行事,做到最好。

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名妓的《七字陰符》

壹週刊 A132-133 專欄 潑墨 By 李碧華
2008-11-27

名妓的《七字陰符》



偶在清朝一才子筆記中,看到妓女籠絡恩客之《七字陰符》——雖說「符」,但非符咒,只是要訣。這七字是:「哭、剪、刺、燒、嫁、走、死」

青樓楚館乃一片混濁「江湖」,男女角力攻防戰,謀食、得財、收服、結納、正名份……需要一點手段和伎倆。

妓女分等級,不論大江南北,大都分頭、二、三、四等,或上、中、下、末級——其實不外兩種:紅,或不紅。

當然寫紅的。不紅有什麼好提?大寨阿姑當紅妓女花名遠播,裙下追逐者眾。仕女班頭,沒有三三,怎敢上梁山?

至於「恩客」這個名詞,是抬舉討好之稱呼。他們喚花客、狎客、契家佬、阿官仔、相好、花頭、玩家、老細、壽頭碼子、精刮碼子、花叢老將、偷香妙手、花柳慣家、溫心老契……一詞以蔽之,不外「嫖客」。

恩客上門,妓女不止留人,還得在有限時日盡情得到她想得到的:——金錢、功架、才貌、奇器(「大器」而非「小器」,男人小器不如自暴自棄)。我們看青樓文學中描述,嫖客架勢相貌才情頗出得場面,才有戲。油尖旺之流猥瑣佬,誰為他們作傳?尤其是清代以至民初,富商巨賈聞人才子,均為嫖界主角,成就不少哀怨纏綿的故事。

妓女通常把嫖客分為三六九等。最上等的,當是愛情至上色授魂予,不過此乃因緣際會,守株待兔。根據記載,有「豆腐客」(酥軟得百依百順者)、「胡桃客」(需狠狠敲鑿才「出血」者)、「肥皂客」(耐心慢慢廝磨才生泡泡者)、「跳蚤客」(平時要其「出血」時跳走,無影無,不需要時又跳回來佔便宜者)……故妓女視各人秉性喜好,對症下藥。

非常有趣,這些清朝文字看似古老,還是陳年舊事塵封艷屑,原來一點也不過時,放諸四海用在今朝,一樣奏效。

現今廿一世紀了,男女之間亦無妓女恩客之清晰界線。你不要說,坊間不少新聞故事,充滿戲劇性。與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七字陰符》,異曲同工:

(一)「哭」。
妓女與恩客相處一段時日,男的或會生倦生厭,有異心。如果他離去,或跳槽到別的妓院換一位新女,吃醋的妓女便會哭起來,撒嬌撒痴,戀戀不捨,務求令之心酸、腳軟,硬不下心來。真哭固然佳妙,否則靠技術性催淚,恩客亦回心轉意。

(一哭二鬧三上吊。「哭」仍是基本功。一個驕傲的有性格的女人為他流淚,還事半功倍。所以女強人要留一手軟功絕招。)

(二)「剪」。
古時中國情人間剪髮相贈,有「結髮夫妻」之義。如屬正當又雙方有情,當然藉以盟心。只屬「客」,剪綹頭髮不費成本,但看來認真,且體毛又香艷,叫他見之遐想,珍之重之。
(今日,除了毛髮較具體外,可送上隨身之物,或傍身文憑——學歷愈高愈受尊重,借此也抬舉了他的身份。)

(三)「刺」。
從前亦流行刺青。若妓女甘願在兩臂下、腿股上、腳板底,甚至身上隱密處,用花針刺字刺花刺心照之暗號暱稱,再以墨塗在上面,恩客每見,便念妓女對他感情獨厚,沾沾自喜。
(現在有紋身師傅做,還有大量文字圖案設計可挑選。工細不易發炎。不高興可以較大圖樣蓋上去,或漂色或激光去刺青,即使用上鏹水,亦可免後患。)

(四)「燒」。
苦肉計之一。男女情熱之時,玉帛相見之際,彼此會在對方皮膚上用香燒個疤留念。妓女在關鍵一刻施此苦肉計,討恩客歡心,傾家蕩產在所不惜,便正中下懷。

(滴蠟、自殘、?手、流血、捱掌摑、受性虐……就是以楚楚可憐姿態感動之,換來一張張大額支票撫慰心靈。)

(五)「嫁」。
「嫁」,在妓女而言,乃擇人從良,「埋街食井水」。有人心甘命抵肯娶,她還不飛撲還神?一旦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必打發之離開,自行翻閹,重出江湖再掙銀去。

(女人當什麼「紅顏知己」?不過是「零售」,從恩客甲手中,轉到恩客乙身上,肉金雖有斬獲,也累。年事日高,終極目標當然是找個富戶嫁了,只做「批發」多好。今時今日經濟低迷,富豪們身家縮水——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擇人而噬好示威,難道還吼打工仔?)

(六)「走」。
妓女愛以「假走」試探恩客。其實除非有更好去處,否則一動不如一靜。且恩客也不相信她真走,過了這村沒這店。

(走?捨得嗎?游手好閒已久,與社會脫節,再難自食其力。好食好住限量版名牌包包名車豪宅附屬卡,豁出去便一無所有了。不過若已搵夠,又有年青力壯俊男可使,何妨以自己賣身的錢,去買另一身?當當「用家」也好。)

(七)「死」。
「生是你門妻,死是你家鬼」以正視聽。「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就太過了,恩客暈陶陶之餘,也會氣鼓鼓——誰要同年同月同日死?你未夠班!所以一個「死」字,假裝精忠,出術挽留,切不可當真。世情複雜身份不及,誰死得起?一旦死了,仍難名正言順當「×門×氏」,不值。妓女一開始以死明志以死存貞,就不必走上煙花之路;幹上了,好死不如賴活。

(以生命捍?看誰來爭?問題是,做得太high,男人唔buy,又欠下台階,好尷尬!所以現代女性也不輕易說這個字。)

以上,就是古今活學活用七字訣。

女人其實很簡單:我要你愛我,又給錢我花。愛得不夠,多給錢補夠。已到手的錢怎可動輒取回?這還算是個男人嗎?如果你又搭上另一個?「痛苦費」不能少付。面子過不去,別做得太無情無義。

一切分庄閒、大小、先後、進退。好來好去。

世無矢志不渝之愛情,因世無完美滿意之人。亦因未遇上更好的,買少見少,將將就就。「爾虞我詐」是避免翻臉的良策,《七字陰符》一為箍煲二為自保三為後路。人生苦短,如此而已。

蔡子強﹕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重溫韋伯以及反思總辭

蔡子強﹕政治作為一種志業 ——重溫韋伯以及反思總辭
(明報)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最近,重讀社會學殿堂級宗師韋伯 (Max Weber)所著的鴻文Politics as a Vocation(政治作為一種志業),重溫一下作者所述,政治家由業餘性質轉變為全職和志業式,當中的歷史背景,以及心態上應有之改變,頓覺百般滋味在心頭。

義工式參政vs.全職從政

香港人有一種很奇怪的偏見,就是從政(這裏主要指參選)最好都是兼職性質,自己原先有著一份薪高糧準的好工,最好更是專業人士,從政只是工餘、「做義工」、「捱義氣」性質,那樣才夠「馨香」和「矜貴」。相反,全情投入,並以此為志業的,卻很易被人看不起,認為只是「靠政治搵飯食」、「撈政治油水」。

香港人至為矛盾的地方是,從一個抽象的層面,他們又會埋怨從政者投入不夠,會要求他們當個全職議員,令公帑付得物有所值。

對於某些尊貴議員來說,正正是因為從政,在他們心目中只屬義工性質,原本以為難得紆尊降貴,應受輿論簇擁,但當發現諸事不順,批評接踵而至時,便很易氣上心頭,萌生「最多唔做」的念頭。

如果你年輕時滿懷理想,立志建設香港,全職、全身投身從政,為政治理想打拼,從基層例如區議員,從低做起,點滴積累,對不起,你是不會被很多港人所看得起的。我想大家最好記得,港人至今仍然情有獨鍾,餘情未了的末代港督彭定康 ,他大學畢業便當保守黨黨工,再晉身國會,由始一條心的發展自己的政治事業。他的政治造詣,一身亮麗的政治技巧,就是如此經年累月,一點一滴的積累回來的。

一磚一瓦得來不易

念書時,我曾參與學生運動,畢業後最終沒有從政,而選擇以公共知識分子的崗位,繼續我的參與,這麼多年來沒有間斷。但對於那些畢業後花了二三十年時間,在第一線經營民主運動的朋友,我是心存敬意的。本土民運的組織基礎,就是由他們一點一滴,打了一場又一場的選戰,成立了一個又一個議員辦事處,充權了一群又一群的街坊,築起了一個又一個據點……所艱辛建立起來。而正正也是這些組織基礎,為20年來的六四 燭光晚會、七一50萬人上街,以及無數次為民主為民生的帶領群眾上街,提供了客觀物質和組織基礎。

真正一手一腳建立這些基礎的民主派 朋友,會知道一切得來不易,實在應該萬分珍惜。但今天,他們因此對總辭和保留有所保留,卻被攻擊為戀棧權位,而那些倡議者、泛民新貴認為自己才是勇敢,才是真正的民主派。我想我們是應該把鹵莽和勇敢兩個概念分開的。

民主路上的毅行者

為什麼二三十年來把政治作為一種志業的人,例如何俊仁 (雖然他也是一個律師,但大家都知道,他以義務性質接了很多人權官司,我由衷地相信他是真的把民主運動當作自己畢生志業的),提醒大家要珍惜一切得來不易,反而要被指摘,反而要被粗口羞辱﹖

過去20年來,香港民主運動途上,出現過不少把話說得慷慨激昂的人,民主理念有幾徹底說得有幾徹底,但恍如燒完一次煙花後,這些人到今天便芳蹤杳然。民主運動是要走一條細水長流,可持續之道路的。我相信何俊仁等人,都是這條道路上的毅行者。

陳日君 樞機進一言

最近陳日君樞機開腔,認為政府一旦未能提出為市民所接受的方案,23 名泛民便應立即總辭,並說沒有理由做下去云云。但總辭之後,泛民應不應該完全放棄議會路線,以後連區議會 也不選﹖樞機卻沒有說明,只說:「唔理啦,辭職先啦。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泛民)應該負這個責任。」

雖然我不是一個教徒,但卻一向都很尊敬陳日君樞機,敬重他敢於為弱勢社群(例如無證兒童)發聲,體現基督那種最無私的愛,連所有人都避之則吉的痲瘋病人也願意觸碰。但正正因為有期望,才會有失望(我是不會為某些政客失望和難過,只會憤怒)。我衷心希望這不是樞機一時意氣之下說的晦氣說話。

樞機是一位宗教領袖,擁有非凡的影響力,所以更應小心自己一言一行的影響,如果因為他輕率、沒有深思熟慮的一句話,而把民主運動逼上一條不歸路,讓整個民主派以及民眾來承擔沉重代價,那將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

韋伯:慎防「沒有結果的亢奮」

韋伯在〈政治作為一種志業〉一文中提到,「志業政治家」要有三種人格上的條件,就是:熱情、責任感和判斷力:

所謂熱情,就是「一種『切事的』熱情,一種對一件『踏實的理想』的熱情獻身……(而非是)「沒有結果的亢奮」……稱為『革命』的狂歡會中,一種不會有任何結果的『以理知上的有意思為尚的浪漫主義』」;

「只有熱情是不夠的。政治家不在於熱情本身,而是要在用熱情來追求一項『踏實的理想』之同時,以對這個目標的責任為自己行為的最終指標。」

所謂判斷力,就是「心沉氣靜去如實面對現實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一種對人和事的『距離』」。

韋伯也提到虛榮心是政治家的死敵。如果容我下一個註腳的話,就是那種但求政治正確,搶佔道德高地的虛榮心。韋伯還說,「在囂張但完全空虛的作態後面,隱藏的是內在的軟弱和無力」。
有關5區總辭和以補選作公投、又或者甚至23泛民立法會 議總辭,我的朋友如馬嶽、呂大樂和葉建民,已經分別在報章撰文多番探討過,也幸好在狂飈中,仍然有著他們這樣清醒的腦袋,為
輿論帶來一些暮鼓晨鐘。

請以文明來說服我

◆總辭和公投會否淪為一種「沒有結果的亢奮」、「浪漫主義」式的熱情﹖
◆如果那是一種「踏實的理想」的話,它們會如何令我們走向雙普選 更近,當中的具體路徑、步驟如何﹖與中央、特區政府 產生怎樣的互動和博弈﹖
◆現在的民意、民情如何﹖總辭和公投是讓我們和群眾走得更近,還是走得更遠﹖
◆總辭和公投對泛民的地區組織、財政、團結等,會造成怎樣的影響﹖會否是一條不歸路﹖
◆總辭後如果中央、特區政府不為所動的話,下一步可以如何走﹖

政治家有責任把這些細節說清楚,仔細而非口號式(諸如什麼光明與黑暗的最後決戰)的說清楚,心沉氣靜的說清楚。

我想我們都不一定教條式的反對總辭、公投等,我們所反對的,只是韋伯所提的那種「沒有結果的亢奮和浪漫主義」,又或者「燒煙花式」但求一次過璀璨的狂歡會,以及不談方案,只談「身後事」的捨本逐末。

請以文明,而非謾罵和粗口來說服我。

#韋伯的〈政治作為一種志業〉原文是德文,筆者這裏參考的,是收錄在台灣 學者錢永祥所編譯,《韋伯選集第一卷:學術與政治》一書當中的版本。

作者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

街坊黑白照 蘇富比拍賣

街坊黑白照 蘇富比拍賣
(明報)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香港本土紀實攝影作品下月初將首次登上蘇富比拍賣殿堂。本港前攝影記者吳文正的兩張《街坊老店》黑白作品,將於下月初聯同畢卡索、安迪華荷等大師的天價作品一起公開拍賣。

蘇富比專家稱,在觀念攝影橫行的當代,吳的「風格非冷靜旁觀,而是深入到老舖與基層交流,對本土傳統文化的保育起重要作用,我們希望把他介紹給市場及收藏家,本土也有好的藝術家。」

主題《街坊老店》 人情味濃

吳文正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小生活在新蒲崗舊區,與老式雜貨舖和米舖一起長大,2004年開始拍攝這些熟悉的城市風貌,走遍港九新界,拿著舊式機械菲林相機,從中環、上環,拍到深水埗、大角嘴。「總共拍了200張黑白相,約70多張收錄在《街坊老店》影集中,但這些店舖有四分一已經因為重建、加租、行業衰落、店主老邁等原因消失,不可能再複製。」影集中的「鏡明」玻璃店、「永和雜貨」被蘇富比選中拍賣,「鏡明是上海街80年老店,今年中秋,他們一家幾十人還會在店內聚在一起吃飯,但位於中環的永和因為重建而結業了」。
談及創作經過,吳文正說:「拍攝計劃進行到一半,我發現自己其實在拍一種生活的價值觀」。吳說,拍攝時沒有用閃光燈,不干預現場光影,「拍了3年,但每間老店都只是架設腳架拍攝了10多分鐘,更多時間都是跟店主們聊天。他們沒有潮流名牌,不高深,簡單地靠一雙手補鞋、造雨傘、賣米,養大一家人,就是一生中的成就。家庭成員關係非常緊密,同甘共苦,睦鄰互助。」但吳感嘆本港這些傳統價值隨著物質主義、商場化而逐漸消失,家庭關係也漸疏離,有必要透過藝術形式讓大眾重新重視。

近年觀念攝影興起,紀實攝影則受市場冷待,有批評家指部分觀念攝影作品脫離平民大眾。吳文正則認為,走入民間的紀實攝影適合普羅大眾,可以獲得平民更多共鳴,「以前喜歡玩風格化,尋找各種刁鑽角度,但這專輯是用平實的方式記錄的。」

估價3萬至5萬元

蘇富比為2張作品估價3萬至5萬港幣,與同場華籍旅法畫家常玉的《荷花與金魚》(1500萬至2500萬)差天共地,但個多月前辭去《信報》工作的吳說:「收益多少沒關係,會全部捐給本地志願團體『文化葫蘆』,提高本港文化保育意識。」

蘇富比當代亞洲藝術部專家黃杰瑜亦指出,吳出身攝影記者,經常與地下階層接觸,「這次拍賣的作品,他和被拍的對象有很深的交流,這有別於近年流行的觀念藝術攝影,但不只是紀實,是有明確的主題。以前我們沒有拍賣過這類作品。」黃說,是次拍賣的亞洲作品部分中,選了能夠表現城市風貌的作品,香港的代表還有「九龍皇帝」曾灶財的墨寶。

明報記者 覃純健

粵劇列聯合國文化遺產 老倌促設永久演出場地解傳承危機

粵劇列聯合國文化遺產 老倌促設永久演出場地解傳承危機

(明報)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05:10【明報專訊】粵劇屬香港重要文化寶藏,香港去年向聯合國 申請將粵劇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昨日終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連同21個中國項目,包括福建南音、書法、端午節 等,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通俗文化變藝術表演

粵劇老倌陳劍聲對消息感到高興,說﹕「粵劇演員都希望能盡快有合適的表演場地作永久演出。」另一老倌李香琴則希望粵劇演員及觀眾都能得到足夠培育,改善老化問題。
粵劇又名廣東大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的表演藝術。粵劇雖然從廣州興起,但早於上世紀的30年代已在港非常流行,其後更成為香港主流文化,大人小孩都愛看,直至現在,粵劇已由通俗文化轉化成藝術表演。
不過,過去幾年本港粵劇界面臨欠缺表演場地問題,作為香港及廣州文化精髓的粵劇,出現傳承危機,要活化、保育有一定困難。
去年9月,香港民政事務局 聯同粵澳兩地文化部門取得國家支持,由中央人民政府向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教科文組織」),申請粵劇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盼多推廣吸年輕觀眾

粵劇老倌陳劍聲表示,業界對此藝術獲肯定感到非常高興,希望日後政府能多加支持,為粵劇表演者爭取合適的永久表演場地,並在西九發展上多加重視粵劇傳承。多年來推動粵劇發展的李香琴亦感到非常光榮,她說孫女在課餘期間亦參加了粵劇培訓,她認為,幼稚園及小學都開始出現粵劇培訓班,但看粵劇的觀眾普遍是40多至60多歲,有老化現象,故政府需多作粵劇推廣,吸引更多年輕觀眾入場。

油麻地戲院紅磚屋改戲曲中心

本港可進行戲曲活動的場地不足,立法會 年初通過申請撥款1.8億元,將油麻地戲院及旁邊的紅磚屋改建成戲曲活動中心,但有立法會議員擔心,改建後場地仍狹窄,座位不足又鄰近垃圾站,交通亦不方便。另外,政府亦計劃在西九文化區興建具國際水平及規模的戲曲中心,內設大型劇院(約1200至1400座位),預計於2014或2015年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