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9日 星期四
咖啡與創意 潘國靈2010-09-09
副刊專欄P47
信報財經新聞
潘國靈2010-09-09
九月登場
咖啡與創意
到巴黎旅行,怎可能不去去有文化歷史的咖啡館朝聖?像Les Deux Magots,名字源自室內一根柱上懸置的兩尊中國貿易商的木雕,這裏,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是超現實派藝術家的大本營,五十年代曾是存在主義哲學家如沙特、西蒙波娃、卡繆的聚腳地。數年前一個暑假到巴黎遊學,當然也在這裏浪擲時光,「沙龍」的氣氛或不復當年,但一間店,你什麼時候折返它仍常在,守一個地方就好像守一份永恆似的。
說到咖啡館,法國的故事何其多。有些聽來很誇張,譬如伏爾泰(Voltaire)一天要喝四十杯咖啡加巧克力、巴爾扎克(Honor de Balzac)一天要喝上六十杯咖啡才有動力寫小說,如此說來,就真成「咖啡桶」了。法國是電影之鄉,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八日電影鼻祖盧米埃兄弟(Lumire Brothers)在什麼地方首次公開放映電影?在巴黎卡普辛路十四號「大咖啡館」,咖啡館是史上第一間「電影院」。
我們都知道,法國的咖啡館、倫敦、紐約的酒吧、客棧等,都不止是一間店,還是一個人文空間、文化搖籃。據說世界第一家咖啡館於一五五四年誕生於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巴黎於一六八六年有了自己的第一家咖啡店Le Procope,有說這家咖啡館不僅是作家尋找靈感的繆思之地,還是法國大革命的溫床。咖啡館素有「賢人學校」之別稱,名不虛傳。
發祥於中東,發揚於歐洲,有誰料到,幾百年後,咖啡全球化的任務竟落在年輕的美國身上?美式連鎖咖啡店如細胞分裂般,在全球各地滋生,但全球化同時也帶同質化,內中的故事,再不那麼耐人尋味了。
但怎說也好,咖啡館仍被視為創意城市必不可少的組件。提出「創意階層」的Richard Florida,在著作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中就提到自己在工作中想要休息時,就經常到街上的咖啡館看看街上的人;像咖啡館、書店、餐廳這些介乎於住家與辦公室的「第三地方」(third place),是創意階層的「偷閑加油站」,可以獨處沉思,或作社交互動。不過,美式咖啡店來到香港,是否仍與「創意」二字掛,是否仍可反映一地的「波希米亞指數」(Bohemian index),則未可樂觀。更常見的是,學生在裏頭做功課,或保險從業員在裏頭「傾保單」,聲浪不低,也許這亦是「全球在地化」,香港獨有的「人文景觀」。
(消費生活事典.四)
訂閱:
文章 (Atom)